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活动纪实>详细内容

活动纪实

向下扎根 朝上生长——参加园区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共同体赴南通集中研修散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7 09:42:48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贯彻新课标要求,促进历史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切实做好中学历史学科的高质量教学与复习工作,园区教师发展中心近期组织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发展共同体赴南通学习、交流。经过为期两天紧张而深入的考察、听课、交流,我们对高三年级教学、考试及管理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一、扎根课堂,追求实用,学生成长

马塘中学历史教研组长史俊波老师开设《压迫与反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瓦解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如东县第一中学江楠老师开设《苏南一模习题讲评》。两节课课型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却具备这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特质:

(一)二次命题

以专题复习课为例,学案中的十个单选题经由教师二次命题选用,成为了本课两个主题学习任务的“情境题组”,此举有两大突破,①是突破了传统的特设“材料情境”的单一性;②是做到了“学从做中思”的讲练结合。以习题讲评课为例,作为一个限时训练,授课教师融合了最新的苏锡常镇试卷和南京盐城的试卷等题,精选优选有质量、有思维力、有练习价值的题,没有使用套卷,使得做题、练题的效率提高。

(二)主旨审题

主旨审题指向的是历史解释素养,如何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题干信息,从而得出历史解释是大部分“兢兢业业乖学生”的拦路虎。专题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在讲练客观题时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主旨审题法,要求学生总结题干主旨:时间、主语、行为、效果。训练了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向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三)精准解题

精准解题的特质在两节课的表现不同,但是殊途同归。专题复习表现在:构建时空坐标→翻阅书本、梳理知识表格→通过知识梳理完成客观题(不同角度对知识的考察)题组→通过题组构建情境从而进行探究任务、深化专题认知。环环相扣,效率极高、不偏不难、学生行动效能高、非常精彩。习题评讲课表现在①做到了对学生正答率的精准分析②之前所遗漏的基础史实当堂补充和背诵(且通过学生翻书自己寻找答案加强记忆)③经典题型加练变式训练。

二、扎根研究,追求精致,教师成长

高三教学研究的中心是课堂教学和考试研究,讲究的是“颗粒归仓”,要将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建构和深度理解,转化为在解题中感悟、在练题中提分。

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历史教研员薛老师做了《高三历史的主题教学与融通复习》的讲座。薛老师认为,新高考加强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因此必须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教材编写者注重核心主题和大概念,这种指导思想贯穿教材编写之中,从而构建起知识体系,比如,中国古代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化进程”,世界古代史的“多元文明交流”,世界近代史的“打破欧洲中心论,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运,反殖民主义、反霸权主义”。因此,整合、融通选必与纲要,形成单元主题的学习与复习,很有必要。薛老师强调,高三复习应紧扣纲要,选修内容主要是提供情境和材料阅读,从中发掘考查的角度;重大史实和阶段特征正是高考的得分点。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马老师做了《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的高质量实施》的讲座。马老师重视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现行的教材比较老版教材更多的从纯知识文本转向了知识和阅读文本,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多运用“书本教材”创设情境,注重选必修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熟悉程度决定均分,纲要和选必的融通决定高分。马老师精准地指出了教学常态中羞于启齿的痛点,比如:背诵默写没效果、刷题难提分、讲题只能意会、老师对于书本教材不熟悉等问题,要求“精准数据分析,无数据不讲题;分类讲评试题,无分类不评题;及时变式补丁,无变式不练题;调动学生参与,无参与不说题”。

三、扎根管理,追求卓越,学校成长

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历史学科正高级教师葛加梅在《育人导向的新高考教学策略》的讲座中认为,教育管理就是尊重人、激励人,我们应重视年级竞争、学科竞争,特别是学生竞争;赢得高考成功的关键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考得出才是硬道理”“行政力就是生产力”。葛加梅强调:学校必须始终将学生置于办学中心,育人才是目的;学生高质量成长才是根本,才是目标;办学是为了育人,办学是手段;只有把握好办学与育人的关系,才能更加聚焦于人的发展,聚焦于培养能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高质量发展是载体、平台。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不是目的,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根本。

4b9d430cc58e48cabe2d75a4d9860157.Jpeg

22cb09f33e0c4bed90244abacd985951.Jpeg

南通地区全社会高度重视教育,学校的办学声望和教师的社会地位都是很高的。如东教育已经将县中模式发展到极致,他们正努力探寻新的增长点,筑峰方案在高峰目标之上还有顶峰意识。这样的探索精神值得学习和反思。

 

一审一校:赵慧敏

二审二校:冒 

三审三校:黄 

终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分享到:
【打印正文】